(通讯员 吴琼)11月12日下午两点,第一期Global Youth非正式会谈在信远412温情启幕。本次活动以“家乡的美食”为主题,中外学子齐聚一堂,用美食作桥,开启了一场跨越国界的文化对话。
致辞引航,共赴美食之约
活动伊始,郑晓梅书记以英文致辞,向在场学子送上诚挚寄语。她鼓励同学们放下拘谨、积极发声,在美食故事的分享中感受多元文化的碰撞,在轻松交流中收获友谊与快乐,充分享受这场专属青春的文化盛宴。

美食登场,解锁全球风味图鉴
致辞过后,最受期待的美食分享环节正式开启。各国学子轮番上阵,带着家乡的味道与故事而来:
李承倩同学率先登场,细数河南美食的醇厚风味,拉开地域美食展示的序幕;李婷同学系统拆解重庆火锅的分类密码,从清汤到红汤,从九宫格到鸳鸯锅,尽显川渝美食的火辣风情;郝滕旭同学带来陕西凉皮的特色解读,让大家领略西北小吃的爽口与质朴;俄罗斯学子IULIIA ASTAFEVA分享了锡尔尼基薄烤饼(奶渣制作)与肉冻等传统美食,自带东欧饮食的独特质感;张钰佳同学推介山西刀削面与太谷饼,一口面的劲道、一口饼的香甜,尽显三晋美食的底蕴;意大利学子Martina不仅介绍了经典的培根蛋面,更细致拆解制作步骤,让大家仿佛闻到了意式香草的香气; 郭嘉芙同学化身天津美食向导,从狗不理包子到煎饼果子,再到宝藏美食街推荐,满满都是实用干货;薛亚熙同学聚焦山西特色面食“栲栳栳”,现场手作展示搓、卷的全过程,让大家直观感受传统美食的匠心; 最后,土库曼斯坦学子Gulruh带来国菜手抓饭的分享,从食材搭配到文化寓意,让在场学子读懂异域美食背后的文化密码。

畅所欲言,碰撞文化新火花
分享结束后,自由讨论环节气氛瞬间升温。同学们围绕“美食与家乡记忆”“各国饮食文化差异”“特色食材的创意吃法”等话题展开热烈交流。俄罗斯的奶渣饼与中国的凉皮哪个更爽口?重庆火锅与意大利面的调味逻辑有何不同?大家各抒己见,中外文夹杂,在思维的碰撞中加深了对彼此文化的理解,现场笑声与掌声不断。

文化为桥,青春共绘同心圆
此次Global Youth非正式会谈以美食为切入点,为中外学子搭建了一个轻松多元的交流平台。美食不仅是味蕾的享受,更是文化的载体。通过这场活动,同学们在分享中传递家乡情怀,在交流中包容文化差异,让青春的友谊在跨文化的碰撞中愈发深厚。
Global Youth非正式会谈将持续开展,后续将围绕更多青春话题搭建交流桥梁,助力中外学子在互动中成长,在包容中进步。